共享单车的到来,不仅给人们的短距离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也为人们的绿色低碳生活提供了出行方式。然而,共享单车刚刚出现不久,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通过共享单车的bug进行非法租车,故意破坏共享单车,上加私锁等。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共享单车的便利,也为了遏制这种不良风气的蔓延。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与中国ofo单车创业公司潍坊分部合作,决定于9月24日上午6时50分,在弘德书院和 主校区同时开展以“寻找与维护ofo小黄车,校园周边行”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本次活动由物电学院量子志愿者服务队策划施行。 上午6时50分,参与本次活动的20名志愿者在 北门集合,分成两组,分别前往弘德书院和主校区寻找被损坏和被加私锁的共享单车。志愿者们在寻找小黄车的过程中发现,车子随意停放,停车后不落锁以及使用物品占车的现象非常普遍。对于使用物品占车的同学,志愿者们耐心地上前沟通,给他们讲解单车是大家共享的,使用物品占车的行为是很不正确的,大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素养和文明精神风貌,同时,社会和谐和主人翁意识也是不可或缺的,都应自觉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同学们对于志愿者们的工作也很配合,将放在车篮里的东西都拿了出来。志愿者们也将随意停放的小黄车有序的排放整齐。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看到自己的工作有了成效,志愿者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本次活动旨在消除校园里共享单车私有化的现象,使共享单车实现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实现校园的和谐文明。
2017-09-25自2012年至2017年,连续6年, “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五井镇)坚持走进山村小学支教,为山村的孩子们送去精神食粮。 六年来,近百名志愿者奔赴临朐县五井镇茹家庄小学,开展暑期义务支教活动;六年来,服务队薪火相传、坚持支教,为一批批山村孩子带去欢声笑语。志愿者换了一批又一批,然而,对山村孩子们的牵挂和关爱,对支教的执着和热爱却始终没有变过,这一切只因志愿者和孩子们的“暑期约定”。 相遇,是一种缘分 “快看!哥哥姐姐们来了!”支教队一到茹家庄村,孩子们兴奋地呐喊起来,他们用草绳细心地把紫色的野花扎成束,小心翼翼又急切地涌上去把花送给哥哥姐姐。 “每年暑假,我妹妹就都倒计时,计算着支教服务队到来的时间。” 茹家庄小学学生郎玉如的表哥张玉萌说。 在村里,早期支教队教过的一些孩子,已经上了初中,但因为有感情,他们愿意在这时候和四五年级的孩子一起上课,他们说:“因为哥哥姐姐们会讲很多故事,这样我们才知道宇宙天体、未解之谜、科学实验这些好玩儿的东西。” 相识,是一种幸运 服务队刚来的时候就发现,这里的孩子大多数是不吃早饭的,甚至早上就带一包方便面进教室,艰苦的生活环境,也让孩子们的学习习惯有所欠缺。培养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全面发展,成为了志愿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较于传统的语数外等基础课程,绘画、音乐、舞蹈、表演、美工等艺术类课程更具主动性,以及相对活泼的课堂气氛,更能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在尽最大努力挖掘和发挥孩子们天性的同时,让孩子们开拓视野,将孩子们的眼光方向外面的世界。”“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第六任队长姚晓岱解释说,“也许没有先进的设备和便利的交通,但我们有一颗不灭的‘赤子之心’!” 六年来,“圆梦教育”服务队在茹家庄小学用行动为孩子们筑起梦想的天地。 音乐课上,一首《虫儿飞》,勾起了孩子们童真童趣的幻想。这是马千惠最喜欢的一首歌,她安静地坐在板凳之上,双手托着下巴,双目紧盯投影,小嘴紧跟节拍,完全沉醉于那美妙的旋律之中。 “你为什么喜欢唱歌啊?”“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啊!就是单纯的喜欢音乐,每次听歌我都特别开心!”“这是你的梦想吗?”“嗯嗯,当然喽!我长大要当一名歌手,我要唱歌。”天真的小女孩一脸坚毅地看着服务队音乐课负责人孙路冲,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梦想,目光坚毅,吐露着对唱歌的热爱,带着对梦想实现的渴望。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 空中细雨婆娑,仿佛是在哭诉着什么。刚才还兴致勃勃的她忽然顿了顿,眼中也含着泪水,她哽咽得说:“我的家里没有钱买一个音乐播放器,可是我喜欢唱歌,每当学校喇叭里播放音乐,我都会跟着哼唱,哥哥姐姐,我的梦想能实现吗?”孙路冲同学坚定地回答:“只要努力,你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服务队来到这里,不仅是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唤醒他们内心深处梦想的种子,哪怕只是一个简单而又单纯的梦想。 因为有了梦想,孩子们才能拥有奋斗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凝结成希望的萌芽,在汗水与泪水浇灌下,定会绽放成功之花。而服务队的目的就是要把他们心中的梦“支”起来,让他们怀揣着梦想勇敢地大步地向前走。 或苦或累,因爱而淡 六年来,“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茹家庄小学,从相遇到相识,支教路上这一切并不容易。六年的支教之行,难以改变这里简陋的环境,却点燃了一个个山村孩子的梦想。 支教过程中,志愿者们护送孩子们回家,这样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对志愿者们也是一次次的挑战和磨练。在这个依山而建的村落,错综复杂的道路,泥泞波折的土丘,成为服务队每天必须面对的问题,每次回到住处,鞋子总是沾满泥土,裤脚也被沾上野草,而这,不过是小小的插曲。 床铺不够、水资源的短缺更是真正的“老大难”问题。九个人,五张床铺,而这仅有的床铺也是结构老化的简易木板床。床上的席子,陈旧不堪,潮湿且坚硬。没有床铺的人,只能用草席打地铺。早上经常停水,服务队员们坚持晚上把水准备好,方便明天使用。这就是茹家庄小学支教生活的真实写照。可这些,却恰恰磨练了服务队队员的意志和耐性。 六年来,一批批可爱的大学生志愿者凭借坚韧的意志克服或水土不服、或蚊虫叮咬、或交通不便、或水资源短缺等的诸多困难,坚持用支教、用爱心引导孩子们走出大山、感受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 六年的支教,传递的是爱心,唤醒的是山区孩子们的梦想;六年的支教,展现的是志愿者们崇尚实践、开拓创新的精神,更是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时代使命,勤奋学习,增长爱干,为实现“中国梦”“青春梦”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的奋斗历程,也为山区的孩子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老师,这首《刚好遇见你》,我想唱给你们听。”在支教结束汇报演出上,胡浩琪想用歌声为哥哥姐姐们送行。此刻,孩子们无奈、忧郁的眼神里暗含着期待,期待相遇时间更长、更加美好。 伴着童孩般干净的天籁,志愿者的思绪也是五味杂陈的,在心中不断感慨自己力量的渺小,自己能为孩子们做的太少太少。回想起这些日子,有酸甜苦辣、有欢声笑语,有遇到困难的纠结更有克服困难后的会心一笑,微微疲倦的眉梢渐渐抚平,略略苦涩的唇边变成了微笑。 或是一首歌,或是一幅画,或是一个生锈的钥匙挂件,或是一封信…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志愿者们表达着羞涩的“师生情”,传递着各种留恋和不舍,还有的小女生墙角偷偷抹起了眼泪。 “只是因为刚好遇见了你们,给我们太多的回忆,虽然时间很短,照片会褪色,但我们永远忘不了你们。”队长在离别演说中说。 六年来,服务队队员们一边在学校给山区的“花儿”上安全教育、经典诵读、绘画等特色课程,拓展孩子们的视野;一边到留守儿童家中做家访调查,为山区的孩子们打开心扉。如今,“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越来越壮大,当年的梦茹也走出了大山。 长大后,你就成了我 “是你们为我打开了世界的大门,鼓励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想。” 六年后的贺梦茹,如今也成为了一名山东师范大学的大一学生。而在这个暑假,怀着当年对“圆梦教育”服务队的感恩,也开始了自己的支教之旅,传承着“圆梦教育”的正能量。 她说:“正是因为6年前的那个暑假,我结识了支教团队的哥哥姐姐们,让我对大学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希望,当时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也一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在大学里也要像哥哥姐姐们那样,力所能及的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如今,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心里是满满的激动和感动。 贺梦茹家离茹家庄小学不远,她得知“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到来时便在第一时间赶到茹家庄小学来和队员们见面,并毅然决然加入了服务队。“是你们为我打开了世界的大门。鼓励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想,谢谢你们。”贺梦茹满含深情的说,服务队队员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贺梦茹发自肺腑的感谢六年前有这么一支队伍在自己家乡进行着一份有意义的事业。“我也很荣幸能够在六年后成为支教队伍的一员。”贺梦茹笑着说到,“也许多年后大家会忘记学过的知识,但却不会忘记曾经有这样一支队伍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支教工作很辛苦,可是服务队队员们无怨无悔,为了那么多渴望知识,渴望走出大山的孩子们,支教者依然坚持这份因爱而生的约定。这份“暑期约定”“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已经坚持了六年,服务队还会继续坚持下去,十年,二十年……“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这八个字时刻刻在每一个志愿者的心上。队员们用青春唱响夏天的主旋律,继续书写夏天的故事。
2017-08-277月14号,“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在队长张善汝的带领下走进柳山,为柳山镇提供了支教、支农等帮助。随着时间的流逝,服务队在柳山的实践渐渐走向尾声。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柳山站)为了感谢柳山镇对志愿者在柳山实践的支持和在实践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28日上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贺志波以及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老师王振国、张芳芳,带领“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的七位成员来到临朐县柳山镇人民政府与柳山镇的臧书记见面,并为送上了“实践育人展情怀,携手筑梦塑青春”的锦旗。据了解,在“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到来之前,柳山社区李书记与臧书记协商提前为“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准备好了住宿房间,并给实践队员们提供烹饪工具。不仅如此,还为社会实践队提供网络设备,积极帮助志愿者解决平时遇到的问题。 在柳山15天里,志愿者们不仅为村民们在农业上提供了帮助,也帮助柳山镇的初中毕业生们预习高中知识。28日下午,一位学生的家长为感谢志愿者们在学习方面为孩子们提供的帮助,亲自写了“开物成务”的字画送给志愿者。“开物成务”的意思是说,通晓万物的道理并按此行事而得以成功,表现了这位家长对志愿者在今后的生活中的期望和鼓励。 在柳山镇的实践活动结束了,志愿者们在15天中收获了许多,“在这次的实践中,让我认识了许多朋友,也了解到作为老师不仅要将知识讲明白,还要多与学生交流。”这是一位志愿者对这次活动的感慨。 七月,骄阳似火,恰似志愿者那颗怀揣着青春与梦想的心在灼热的燃烧着,激情的跳动着。
2017-08-272017年7月24日,“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柳山社区的实践已经进入了第十一天,柳山社区李书记为了感谢志愿者们在支教、支农等方面提供的帮助,邀请志愿者们到家中做客,与志愿者们共同完成了一顿精美的水饺宴。 志愿者们来到了李书记家中,李夫人忙前忙后,就像为自己求学归来的孩子准备可口的饭菜。李夫人调着馅,还不忘招待我们,“来来来快坐下,就当自己家一样。” “我的女儿也是大学生,大学生在外学习不容易啊,本来应该在家陪父母,还跑这么远来参加社会实践,在这吃苦了吧”这朴实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一位志愿者看见李夫人正在和面,好奇地凑到面前,“阿姨,看你和面好简单啊,为什么我和的时候要么软了,要么硬了呢?”李夫人慈爱地笑了笑,详细地给我们讲起了和面的技巧……又给志愿者们上了一次宝贵的生活课。 “阿姨,我们来帮您吧。”志愿者们迅速分成几个小组,一组志愿者先将面揉好,再搓成长条切成小个,慢慢擀成圆圆的饺子皮;另一组志愿者仔细得将馅搅匀,小心地将馅放到饺子皮上。不一会儿,各种各样的饺子就包好了,大家看着歪歪扭扭的饺子都笑了。饺子出锅,大家争着抢着,因为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吃起来格外香。 午饭结束后,大家围坐在一起,七嘴八舌聊起了家常。李书记又讲到了自己从军的经历,退役后转业扎根农村。 “我回到家乡,发现这里最缺的就是技术。我就从网上一点一点地学,到处考察请教,然后再回来教给村民,我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现在总算有了点眉目,”李书记说完便爽朗地笑了。 “自己富了不算富,要带领村民一起致富。我最大的心愿啊,就是看到他们富起来。”志愿者们不得由衷地佩服起这位脚踏实地、勤劳肯干的老干部来。 隔壁大娘的蔬菜、学生家长的西瓜、社区李书记的饺子……仅仅十几天的社会实践生活,志愿者们得到的不只是锻炼,还收获了更多的感动。 朴实的村民让远离家乡的志愿者们感受到了温暖,他们不善表达,却是这样的真挚,而志愿者们也不愿辜负乡亲们的殷切期盼,希望在社会实践中能够以自己所学帮助村民,把技术和市场带到农村来。
2017-08-277月23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柳山镇后疃村举行,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李英德和柳山镇纪委书记臧纪升一起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这是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的又一成果。柳山镇的相关领导, 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学军、团委书记张晓静,物电学院的有关人员和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的全体成员参加了仪式。 柳山镇臧书记介绍了柳山社区的历史和经济文化的发展的现状,以及柳山社区未来的发展前景。他高度评价了去年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的工作,他表示,镇委镇政府会全力做好配合和服务工作,为大学生搭建好社会实践基地平台,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平台的建立,形成长效机制,以柳山社区为支点,共同探索校地合作的新模式,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学军、 团委书记张晓静均对柳山镇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李学军处长肯定了物电学院领导在活动前期准备过程中的工作,使得社会实践活动如期举行,并对志愿者们在实践过程中的宣传工作提出了表扬,相信志愿者们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一定能够获得锻炼和成长。 团委书记张晓静表示,社会实践基地是青年学生了解社会、深入社会的舞台,社会实践是学生磨炼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希望大家在这里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贡献智慧,并用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指导自己未来的学习,知行合一,不断成长。 物电学院院长李英德感谢了柳山镇党委政府和柳山社区对实践团队的大力支持和妥善安排;感谢了 学生工作处和团委领导对物电学院学生工作的支持和重视;感谢了学生们牺牲暑假时间参加社会实践,为社区支教支农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希望志愿者们能够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了解真正的国情民意,在实践和支教中历练成长。 今天,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在柳山镇后疃村挂牌了!截止目前,物电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已增至三处,分别是临朐县五井镇茹家庄小学,柳山镇辛庄村、后疃村。其中,临朐县五井镇茹家庄小学是物电学院在2012年设立的第一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至今已连续六年开展支教活动;山东团省委于2016年将柳山镇辛庄村设为物电学院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志愿者们在辛庄村开展支教扶贫活动,成效显著,得到一致好评。本次,能够将后疃村设为第三个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得力于柳山镇政府、柳山社区、后疃村的支持,而且志愿者们在后疃村开展的支教支农等系列活动得到了后疃村、柳山社区以及柳山镇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为了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更好的展开支教扶贫工作,校地双方一致同意将后疃村设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本次的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使大学生有机会深入社区体验生活,了解地区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状况,把青春融入祖国的山河,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2017-08-27为提高大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寻觅红色革命历史足迹。7月21日, “圆梦教育”柳山社会实践服务队的11名队员前往柳山镇辛庄村开展了深入基层走访慰问革命老兵的调研活动。 志愿者们跟随着辛庄村扶贫专项工作负责人顶着酷暑来到了革命老兵张乐福老人家中。志愿者们注意到,在张老家门口悬挂有一张刻有“共产党员户”的铭牌,负责人介绍到张老是该村最为年长的革命老兵,上过前线、打过仗。 张乐福老人今年已有95岁高龄,老伴今年春天刚走,家里仅剩下精神出现了问题的儿子,所以家庭失去了劳动力,前些年生活十分困难,至今才脱贫。 一张四腿方桌、两个古旧的沙发和几只光滑的马扎,屋里的物品看似杂乱实则有序规整,两位看似年纪相仿的老人在屋内静坐着。看到志愿者们的到来,老人稍显艰难地压着膝盖站了起来,志愿者们连忙上前让张老坐了下来。村里负责人讲明志愿者们的来意后,老人开始向我们娓娓道来。 “九年从军,八年抗战” “我是当了九年的八路军,打了八年的仗”,尽管只剩下一颗牙,但这位耄耋老人在谈到这里时仍能思维清晰,中气十足地表达出自豪的情感。1947年,张老受父亲影响自愿入伍,成为了一名军人,时任26军77师229团三营12连1班班长。刚刚参军的张老,被排到华北战区参加训练,随后张老跟随部队解放了济南、南京,参加了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也正是在淮海战役的战场前线上,张老志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眼看解放战争大势所趋已日渐明显,组织上又调派部队前往海南岛,准备收复台湾。但不料此时美军正在朝鲜半岛兴风作浪,抗美援朝迫在眉睫。背离家乡,远赴朝鲜,张老在异国他乡历经了前所未有的磨难…… 张老起身走到了内屋,站在了一个破旧的木头橱子旁,小心翼翼地从抽屉里掏出了一包悉心包裹着的东西拿给志愿者们看。抗美援朝纪念勋章、淮海战役纪念勋章、渡江战役纪念勋章……每枚勋章都记录着张老的足迹,记录着那段峥嵘的革命岁月。 “牙啃冰块冻坏了” 志愿者们看到了张老后背脊梁处,一条狭长的疤痕,那是张老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见证,仅剩的一颗牙孤零零地在下牙槽中屹立着,张老解释道:“条件太艰苦,俺们就啃冰块,冻掉了不少牙,还让炸弹炸去了几颗……”。讲到这里,志愿者们不禁沉默了下来,反思战争的无情。 “道路坎坷,乐观面对” 1957年,张老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回绝了组织上安排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家里仅剩下了自己的老母亲……父亲在他当兵期间走了,自己的兄弟在战争中身负重伤、不幸离世。 负责人向志愿者们讲到,后来他曾在镇上当过林业队长、治安民兵,作为退伍老兵,张老也始终以一位共产党人的标准时刻要求着自己,是镇上的共产党员楷模,尽管张老的一生略显坎坷,但是张老从未放弃过,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了下来。 采访结束后,志愿者们的心情都十分的沉重,一方面,对于战争的残酷性,是每一位身处和平年代的人所不能深刻体会到的;另一方面,革命先烈用生命为我们维系下来的和平,我们是否又真正地珍惜了呢? 当代大学生要明白“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所以要准确把握红色精神的实质,不应该忘革命前辈对国家民族做出的奉献,要继续发扬“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此次调研,志愿者们更加坚定了切实为基层百姓服务,把社会实践做到实处的理念。
2017-08-272017年7月21日,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在茹家庄小学支教活动继续开展,全新一天教学活动也多彩多样。 趣味运动会,伴随无尽欢笑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骄阳不燥,微风正好,茹家庄小学的孩子们在支教服务队队员孙路冲的组织,以及其他队员的协同帮助下,开始了一场趣味无穷的运动会。 只见队员们陆陆续续的从体育器材室搬出了各式各样的体育器材。无论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还是跳绳和毽子等等,一应俱全。 二十多张稚嫩的笑脸,期待的目光盯着这些体育用品,不曾离去。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猜测着,丝毫不掩饰自己跃跃欲试的冲动。孙路冲同学在详细地介绍了所有比赛项目的比赛规则后,随着志愿者孙路冲的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 从“螃蟹运球”到“转圈运球”,从“呼啦圈传递”到“计时跳绳”,一项项乐趣无穷的项目逐项展开。当压轴大戏“螃蟹运球”拉开帷幕,比赛进入高潮!“王子文你快一点啊,跟不上马宗航了都!”“门子珈!你步子迈大一点啊!要被追上了!快啊快啊!”……一群小朋友在操场上你追我赶,拿出自己最好的竞技状态,以及“谁也不服谁”韧性,都力争第一名。操场上,笑声中夹杂着欢呼声与掌声,一时间,仿佛变成了奥运会的比赛场。 时间如白驹过隙,压轴大戏的结束,让这场趣味运动会也接近了尾声,服务队队员孙路冲简要的概括道:“希望每一天大家都要坚持运动,寓学寓乐,劳逸结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太阳在不觉间已然爬上了头顶,孩子们额头的滴滴汗水,都伴随着大家无尽的欢笑。 眼保健操,呵护孩子眼眸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然而现如今小学生的近视率越来越高,对于这一突出问题,服务队队员们也发现了孩子们写字坐姿不端正的问题,并且通过了解,孩子们并没有接触过眼保健操,队员们计划教授孩子们眼保健操基本动作,每天利用十分钟,保护眼睛,防止近视。 当下午第三节课铃声响起,孩子们已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同学们,眼睛带给我们光明,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它。这节课我将要教授你们眼保健操,你们要认真学习,日后能够做到自己也可以念着节拍做。”服务队队员孙路冲同学站在讲台上严肃地对孩子们说。“好的,老师!”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第一节,揉天应穴,大家跟我学……” 眼保健操正式开始,孙路冲同学认真的教授着孩子们,首先慢动作示范一遍,并把基本动作进行分解,孩子们也认真的学习着每一个动作。教授完毕,孩子们双眼微闭,用心回忆着每一个动作,但依旧无法完成全部动作。 孙路冲同学不断地在孩子们之间穿梭,纠正着孩子们的错误。“门子珈同学,看我,应该这样做。”说着孙路冲同学走到他身边,用他的大手包裹着门子珈的小手,细心地指导着:“把大拇指放在这里,靠近眉头下面的上眶角。”在孙路冲的努力下,孩子们的错误不断减少,孩子们原本紧皱的眉头也舒缓开来,露出了欣喜的面容。 孩子们的认真和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服务队队员们的内心也被孩子们感染,露出满意的微笑。 《相亲相爱》,展清脆童声 “天下相亲与相爱,动身千里外心自成一脉……” 炽热的阳光播向大地,孩子们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黑板上的歌词,高歌一首《相亲相爱》,嘹亮的歌声清脆利落,回荡在教室,都在力争一个领唱的位置。 面对仅有的五个领唱的位置,孩子们陶醉于其中,身体随歌曲摆动,展现了积极争取、努力向上的心态。 “老师,我能再试一次吗?”贺灵聪用真挚的眼神望着服务队副队长齐松,齐松同学点头示意。她的嗓音虽然不如经过专业培训的歌喉,也不能够一次性把音准唱到位,但是那份属于童声的青涩,却带有一种独特的懵懂与天真。 “老师,这句歌词是应该越唱越高吗?”陈振涛抓耳挠腮的样子,似乎很想在第一时间就学会这首歌的精髓。“童声,音调不要求很高,尽力把感情唱到位,减少破音,更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声线。”齐松同学嘴角带着微笑,对白白胖胖的陈振涛细心讲解着这首歌里面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如何使用一些小技巧去完成这首歌。 “今夜万家灯火时,或许隔窗望梦中佳境在……” 孩子们都在尽着自己的力量,力争高质量完成这首,一首对他们来说看起来稍有难度的歌曲,这一画面感动着在场的志愿者们,大家也情不自禁的跟着拍子哼唱起来…… 支教队队员经过一天的工作都很疲惫,但是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溢满笑容的脸庞心里实在开心,每一位支教队队员都表示这一天的实践意义非凡,不仅仅是教给了孩子们知识,不仅仅是给孩子们带去了欢乐,更是丰富自身的一个过程。
2017-08-272017年7月20日,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在茹家庄小学进行了调研活动,了解茹家庄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成长现状。 山东省是教育大省,义务教育水平在全国相对较高,但在这个地处山区、依山而建的村庄,教育却仍然没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狭窄简陋的教室、刻痕满满的木桌、锈迹斑驳的电扇,在这没有优越舒适的学习环境的条件下,却在这村庄住着朴实的孩子——谭晓檀(化名),有着瘦弱的身板,黑黑的小脸上却嵌着一双亮亮的大眼睛,她活泼可爱,就像衣服上的米老鼠总是露出天真的微笑。 爸爸妈妈都在城里打工 “你每天都来的这么早吗?这才刚刚一点钟啊!” “可是我家里已经没有人了,我就来学校了啊!” 正午,藏了几天的太阳终于拨开云端,空气的温度也随之升高,谭晓檀同学早早的来到教室,端坐在桌子旁,安安静静地写着作业。 “你的家里人呢?爸爸妈妈不在家吗?”“爸爸妈妈都在城里打工,我平时一直跟着爷爷奶奶住呢。”听完这些话服务队队员们内心泛酸,对于留守儿童这一问题,它一直紧扣服务队队员的心弦,不曾增减。 这个村庄,不止谭晓檀一个留守儿童。一条马路,将茹家庄和城镇连接,沿着马路的却只是对父母深深的思念。漫长的暑假,爷爷奶奶是她们唯一的陪伴;在这酷暑的天气里,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是冰寒。 “爷爷奶奶好辛苦!他们早上两点就起床了!我的爷爷奶奶可厉害了,他们每天还要挨家挨户的送秸秆呢!”队员们对此感到吃惊,“风雨无阻?”“当然了!每天都要去削秸秆的。奶奶身体不好,不能再出去工作,爷爷还要下地耕田,我有个小弟弟,我会做饭呢!老师,你会做饭吗?”“你的爷爷奶奶不累么?”“肯定累啊!我很懂事的,我做饭可好吃了!” 十岁的孩童,本该是开心欢乐的年纪,现实却是承担着本不应该的承担的担子,我们深感震撼! 爷爷,老师来看你咯 “你的家在哪啊?” “老师,跟着我走就好了,不远不远的!” 谭晓檀的个人生活经历,引起了服务队员们的注意,服务队队长姚晓岱决定进行一次家访,为了进一步了解村庄留守儿童的情况。泥泞不平、曲曲折折的乡村小道上,留下的是服务队队员凌乱的脚印。 很快,一处院子映入眼帘,大门敞开,可以看到里面那简单的陈设,雨后院子更显简陋。队员们刚刚踏进院子,便传来一句清脆欢快的声音。“晓檀!是你回来了吗?”只见一个苍老的身躯从屋子内慢慢走出,看到我们的到来,那脸上刻满岁月痕迹的老人佝偻着身躯走上前来,紧紧握住姚队长的手说:“是老师来了呀!快进来坐!”那声音满是欣喜。 “爷爷,你能给我们说一下孩子的基本情况吗?”“孩子啊……”谭爷爷坐在板凳上,犹豫了一下,表情微滞,望了望在屋外玩耍的谭晓檀,“她爸她妈常年在外,我和她奶奶身体也不好,家里还有果园,农闲时,我们也削削秸秆,尽可能的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 “孩子平时有什么娱乐设施吗?”“孩子平时就在院子里玩,虽然爸妈不在家,但她还是挺活泼的,和其他孩子也玩的很开,但是对这个事儿比较敏感。” “哦?”“你们也许不知道,孩子她爸是上门女婿,我其实是她姥爷,孩子不喜欢这个话题,我也希望你们尽量别提这事儿!” 说完,爷爷憨憨一笑。 谭爷爷又简单介绍了一下村庄的整体情况,队员们耐心地听取了谭爷爷的介绍,对日后的工作开展也有了基本规划。 老师,你的“大炮”是什么啊? “老师,你手里的‘大炮’是什么啊?” “这不是‘大炮’,这叫单反相机,想学吗?” 服务队随时跟拍的单反相机,引起了谭晓檀的注意,双目中充满对未知的渴望,两只手总是情不自禁的伸向相机,不停地摸索。 服务队队员也将相机递到她的手上,耐心的教授她基本拍摄技巧。从基本的使用技能,到更深层次的调光对焦,她的手指不断在相机上划过,按着不同的按键。在其掌握基本技巧后,便示意她可以去跟拍。 她的笑容挂在嘴角,双手紧握相机,在服务队人员的陪伴下,开始了自己的“拍摄之旅”……她行走于同学们之间,不断地按下快门、旋转镜头、调整姿势,只为拍下一张张满意的图片。脸上是天真的模样,服务队人员也表现出满意的微笑。 十岁的笑容,就是美好和愉快,无忧无虑才真正的属于她们。无论生活是否艰苦,总会有美好的事物伴人左右。 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更多的人去呵护,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怀。也许他们吃的很简单,也没有多少新衣服,也许父爱母爱在他们那里显得很模糊,但是他们依然快乐,依然有自己纯真的梦想,他们身处贫寒之家却内心富有。虽然我们的在这里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我们会倾尽所有,用爱去温暖他们。
2017-08-277月20日, “圆梦教育”柳山社会实践服务队的11名队员结合团内“一学一做”,前往柳山镇辛庄进行深入基层采访老党员活动,力求在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学习党内号召的“两学一做”精神与团内开展的“一学一做”教育。 辛庄村坐落于临朐县东南40多里处,辛庄村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进村主干道两旁明晃晃的大棚,村内整齐的砖瓦房和远处风力发电风车。 通过前期对柳山镇辛庄村的深入走访,志愿者们在辛庄村民口中常听到的一位老人的名字——纪会计。 纪会计全名纪焕文,志愿者们第一次见到这位身体硬朗的老人时并没有猜出眼前的这位老人已经年近75,相比之下,更像是一位六十来岁的大爷。纪会计出生于辛庄村,兢兢业业从事村内会计50年,同时也是是一位具有45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 “我上了六年学,后来回到村里生产队工作”,纪老讲道,在他们那个年代,上学不像现在的义务教育,能坚持六年的很少,毕业之后可以算得上高材生的他选择了回到村里,回到自己的根,因为故乡难舍。1968年,纪老在村里的生产队担任会计,从基层做起,纪老选择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 去的路上,志愿者们观察到村头竖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有着中国烟草的字样,纪老解释道,早年村里的经济作物主要是烟叶,也大概是在二十多年前,通过烟草公司的赞助和村民们的集资,辛庄村修筑了属于他们的第一条水泥道路,或许这也为日后辛庄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生产队到大队再到村会计,纪老经历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各个重要时期,也见证了辛庄村是如何从一个落后的小村庄,变为现在人均收入靠前的榜样村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飓风吹到了中国每一片土地,小岗村掀起的“大包干”浪潮引起了辛庄村村委的注意,镇领导决定要学习,要改变。辛庄村派纪会计等一行人前往潍坊寿光学习,引进大棚产业。 “村民们不敢干,咱们村里的书记就带着我们挨家挨户去做工作”,作为一名党员,纪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心想着协助书记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就这样,在镇里和村里的努力下,村里开始了重新规划土地分配的工作,把当年正在地里生长的玉米全部推倒,村里给砌好泥墙,搭起支架,村民自个附上薄膜,第一次修建的十个大棚完成。纪老提到第一年棚里全部种西瓜,作为一种稳定的经济作物,次年,第一批尝试大棚的村民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入,这极大地带动了村里其他人对种大棚果蔬的积极性。从刚开始的十个到后来的三十个,大棚的数目不断增加,村民的收入也在稳步前进。 “后来,村里请来了潍坊果蔬研究所的研究员,从育苗、嫁接到防虫,当年就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为了给村民们联系销路,纪老常常奔走于周围各省市、县城,早起晚归的日子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此纪老对志愿者们说,“现在想,最亏欠的还是俺老伴儿啊,家里的事儿全都丢给了她,现在落下了一身毛病……” 就在纪老与志愿者们交流时,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略显斯文的中年大叔推门而入,起初志愿者们并没有在意,纪老和他打了声招呼,志愿者们便继续开始了采访,但之后的两秒钟里,那位大叔先是大声喊了一声,然后夺门而出,这给在现场的志愿者们带来了一些疑惑。纪老一脸愁容的解释道:“这是俺村的一户贫困户,高中毕业之后受到了刺激,精神不好了,家里就只剩下了六十多岁的老母亲……”谈到这里,纪老提了村里和镇里对于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的扶助政策,志愿者们也连连称赞政策的合理性。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强调了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而这一重要性的发展离不开的就是像纪老这样兢兢业业奉献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农村基层党员。作为年青一代,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这种精神,认真学习“一学一做”,争做新时代的合格青年!
2017-08-27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于2017年7月19日在茹家庄小学继续开展支教实践—— “综合素质日”教育活动。 主题班会,重在教人 支教,不仅是在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服务队特地举行了“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孔子曾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服务队旨在通过这次班会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礼仪习惯。 “现在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怎样做人。做人,就是在学校中要认真学习,尊重老师,与同学和睦相处;在生活中要孝敬父母,文明守信,热爱祖国。”服务队队员孙路冲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这些,就是礼仪!是你们未来道路上的指明灯。这是一节属于你们的课,你们可以畅所欲言。那么,对于礼仪,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孩子们都全神贯注、端端正正地坐在课桌前,反复默念着黑板上鲜明的“做人”二字。孩子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想立即表达着自己稚嫩的想法。 “老师,咱们要讲‘做人’么?我有点不懂啊,老师!”“老师,我也不懂。”“老师,‘做人’离我们很远吧!”“老师……”孙路冲对于以上几个方面分别向孩子们进行了细致的解说。他通过“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等事例,声形并茂地解释了“做人”的基本原则。 “你们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对同学有不尊重的行为,比如对同学说脏话、在打扫卫生时偷懒等等。”队员孙路冲表情严肃,“对其他同学说脏话,当时你们觉得为自己出了一口气,但其实不然,说脏话是一种极其不礼貌的行为,这种行为只会贬低自己,伤害他人。” 陈振涛,白白胖胖的小手突然举起 ,“老师,我想对门子珈说一句话。”老师一脸诧异地点点头说:“好的,你说吧。”其他同学们也怀着疑惑的神情注视着他。他站起来,脸红红的,脑袋低低的,慢慢靠近门子珈的座位,对他说 “门子珈,我想跟你说声‘对不起’,昨天我骂了你。” 室内平静了,却仅持续了几秒钟,紧随而至的是孩子们热烈的掌声,门子珈同学也低下了头,不安地搓着手,羞涩地回答道:“没关系,我都已经忘记了!其实那天我也有不对的地方,我也对你说声对不起。”孙路冲面带微笑,欣慰地说:“我们为两个同学鼓掌!”瞬间,教室里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们是为两个同学而鼓掌,也是为今天这重要的一堂课而鼓掌。 此次班会,是支教队员们和孩子们思想上的沟通,希望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给孩子们带来一丝启迪,教他们从点滴小事做起,形成习惯,进而影响他人。让孩子们了解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现代社会做人做事之根本。 稚嫩舞步,初具雏形 阴霾被刺眼的阳光赶到不见踪影,小小的操场上已然站满了一群小朋友稚嫩的身影。 烈日炎炎,服务队副队长齐松顶着满头大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他喊着响亮的拍子,带着孩子们一个拍一个拍地学习舞蹈动作,那神态一丝不苟。 “齐老师,您看看我这个动作做的对吗?总觉得我好像做不太到位哎!”赵子萌搓了搓小手,羞涩地问道。“嗯……你这只手往下一点。昂,对!然后腰再弯一点,嗯,对!不错不错,保持住动作!”只见齐松一遍又一遍地带着这群可爱地小女孩重复着一连串相同的舞步,耐心地指导着孩子们稚嫩的舞蹈动作。 “这些孩子的底子不太好,有学过舞蹈的,也有根本就没了解过舞蹈方面知识的,可能教起来进度会有些慢。” 只见齐副队长细心地在每一个同学的身前驻足,“子萌,你别紧张,只是跳舞而已,放松放松。”“老师,这是我第一次跳舞,您能带着我重新再跳一遍吗?” 那个身高矮矮的假小子赵子萌从没学过舞蹈,这是她第一次接触舞蹈,稍显滞顿的动作像极了蹒跚学步的孩子。“子萌,来,你跟着我一起做。”齐松托起赵子萌的小手,耐心仔细地规正着她的每一个动作,让她的舞步渐渐具有雏形。 耀眼的阳光让孩子们的额头挂上了汗珠,却又没有一个小朋友喊苦喊累,每一个人都在尽力学习这一支简单而又不简单的舞蹈。“好了同学们,今天的舞蹈课就先到这里了。大家课后一定要多加练习,可别忘了教给你们的动作哟!好了,下课!” 阳光下,孩子们不知疲倦的身影依旧在重复着老师刚刚教过的动作,仿佛是怕过了一会儿就像是得不到老师的赞许一般,那路边的狗尾草仿佛也看着孩子们刻苦的练习而开始争相地拔高了。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想通过这些活动提升孩子综合素质,学习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习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为人处世的教授和丰富的课外生活。孩子们努力后大汗淋漓但却乐享其中,让每一个志愿者体会到了支教的幸福感。支教者,支教心至死不渝。
2017-08-27随着教育的逐渐重视和发展,为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联系的桥梁,使年轻大学生在相对艰苦的环境里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7月16日, “圆梦教育”柳山社会实践服务队的11名队员,正式开始了为期两周的柳山镇支教活动,这是 在柳山镇定点支教的第二年。 “你们这里收学费吗” 在志愿者开展支教活动的第二天,一位衣着朴素的阿姨来到了教室,望着坐在教室里的同学怯怯地问道“你们这里收学费吗?”。 其实不仅仅是这一位阿姨,在这之前,就有很多附近村子里的村民来询问,是否能让自己的孩子来这里上学,而他们最关注的点莫过于“是否收学费”。志愿者们了解到在柳山镇,每年都有即将从初中升高中的孩子,作为家长,村民们自然是想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提前掌握知识,但是在相对落后的柳山镇,并没有这类辅导班,最近的也是离柳山镇将近六十里路的县城,交通不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高额的学费令一些普通农村家庭难以负担。 在给孩子带来知识的同时,“圆梦教育”柳山社会实践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也希望能够为孩子带来希望,为他们的家庭减少一部分负担。 “俺给你们带了点吃的” “俺给你们带了点吃的,你们和俺小闺女一般大,看着就亲啊!”。清晨一大早,志愿者们正围在矮木桌旁吃着早饭,一位大娘怀里抱着满满当当的东西迎面走了过来。大娘给志愿者们带来了黄瓜、土豆和大蒜,志愿者们接过蔬菜后,她又从身上掏出来了几个啤酒瓶盖,手把手地教着志愿者们怎么用它来去土豆皮…… 来到柳山镇仅仅四天,志愿者们在柳山镇的村民身上看到了太多的热情与淳朴。一位父亲来接孩子的同时,带着自家种的西瓜,尽管志愿者们万般推辞着不能收下这个西瓜,但总是有一种难以拒绝的感觉出现在志愿者的心中,大概,这是源于村民们最真挚的情感,一种志愿者们难以拒绝的情感。 “老师,我没有桌子” 开课后的第二天,陆陆续续地又从镇上其他村庄里来了几位学生。由于资源的短缺,志愿者们从社区里东拼西凑借到了十套桌椅,直到有一位同学怯怯地说道“老师,我没有桌子”,志愿者们又从隔壁村民家里借来了几张大椅子当课桌,孩子们桌子的问题暂时解决了。第二天,教室里莫名地多出了几套桌椅,原来是同学们一大早从家里搬到教室的 …… 或许农村的孩子从来都没有城里孩子的那种优势,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忘记奔跑。
2017-08-27“爷爷,您今年多大了?” “八十…二了……” “就您自己在家?” “对,他们…都出去了。” “爷爷您稍等,待会给您按按。” “好,谢谢了……咳咳咳……” 虽然是简单的几句话,但是爷爷特别的开心,可能是很长时间没有晚辈跟他谈谈心聊聊天了吧。(这是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跟山东中医药大学义诊服务队一起在柳山社区开展社会实践工作时的场景。) 初次见面 “三下乡·千村行动”在全国各地高校中开展,7月17日山东中医药大学义诊服务队前来到柳山社区开展工作,与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相遇,两队队长协商合作,一拍即成。 互相学习,积累经验 义诊服务队的队员们在社区大厅里摆放了两张大桌子和几把椅子,拿出了各种诊测工具,一切准备就绪。有的志愿者帮他们切姜片,用来制作针灸的工具。当看到他们娴熟的按摩手法,我们不禁感叹。于是,愿者们仿照她们的样子认真学习、虚心请教,学习他们按摩的手法,把控力度,尽心去做。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志愿者之间互相试验,寻找穴位,由开始的不熟练到最后的精准把握,志愿者们乐此不疲。 现场还未布置好,已经来了很多村里的老人,他们拿着马扎,在烈日下缓缓地走到了村委会,额头上布满了汗珠,拿着手巾不停的擦拭着。看到他们到来,我们放下手中的活忙去搀扶。 志愿者们学会了他们的按摩手法,亲自上手为老人们按摩。当为他们按摩时,才发现老人们那黝黑又粗糙的皮肤,而且因为常年在田地里干农活,他们颈椎附近的肉变得非常紧实,按摩力度一定要大,才能准确按压穴位。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按摩还是一个体力活,时间久了,志愿者们也累了,但当听到老人们说“嗯嗯,舒服,舒服,刚好(当地方言,即为“非常好”)”,看到满脸皱纹加深,嘴角上扬时,成就感涌上心头,那种自豪感完全压制了劳累感,真正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 “孩子好久没有回来了,孙女,你们能来帮助我们,心里高兴啊!……”老人笑的合不拢嘴。 是啊!有些身体上的病,医生可以诊治,而有些病,不是可以用药品所能治好的。常回家看看,不只是一句口号,子女常回家看看,就是父母心中最好的医生。
2017-08-27有一类公益项目发展很快,即以在校大学生为志愿者、农村中小学生为受助对象的短期互动型公益项目。为了延续和传承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用爱温暖明天,用心呵护梦想”的志愿服务精神,也为了让这里的初中毕业生了解高中的学习与生活。2017年7月15日,物电学院圆梦教育柳山社会实服务践队在柳山社区建立了辅导教室,16日这天,正式开课。 第一天 一清早志愿者们就早早的坐在教室等候同学们了,7:30开始有同学陆陆续续到达了教室拿出课本开始预习,拿着一本少了封皮、破旧泛黄的高一化学书,志愿者向学生们传授着知识,学生们的书大都有,唯独那个坐在角落里的男孩没有,他胸前整齐的摆放着一本小型的笔记本和一支黑笔,抬着头,睁大双眼,等待着老师讲课,好像要把每个知识都“吃掉”。 “第一堂课” “老师,我们第一节课上什么课呀”满含着求知欲的眼睛清澈又明亮。 “第一节课呀,我们上生物!” 回想到昨天晚上志愿者们强打着精神写下了厚厚的备课笔记,有的志愿者甚至熬夜到了12点才备好了第二天要讲的课,紧张与不安,憧憬与喜悦。“这还是我第一次当老师那,想想都好开心啊,”“真不知道明天能不能坚持能不能讲好……”“我害怕教的不好……”。 转眼已是清晨,第一节生物课,志愿者深呼一口气,坚定的走向讲台。在此之前无数次想像的场景就要出现了,有害怕有慌张,但当这一刻到来时全部化作了想要传授知识的决心。没有黑板,没有讲台,却没有阻挡住志愿者们想要传授知识的热情。 志愿者大声的强调着课本的重点,生怕同学们听不真切。讲题目的时候同学们大声讨论着自己的答案,每当听到他们说,“原来是这样啊”,看到他们腼腆地笑着,脸上洋溢着获取了知识的喜悦,尽管扯着嗓子喊了一个小时,声音就开始嘶哑,喉咙也胀胀地疼,但是心里的满足感却是什么都比不了的。 “下课了!” 下了课同学们却很久都没有散去,有的拉板凳,有的擦桌子,看到我在扫地,“老师,我来就好了”,抢着打扫卫生,直到教室整洁干净如初才回家。 村支书告诉志愿者,这里远离城市,一个大镇子十几个个同龄的孩子,我们厌恶的补习班却是他们一个很好的求之不得的学习机会。圆梦教育柳山社会实服务践队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更多学习的机会,也给予了孩子一个拓展视野的平台。支教这条路,我们依然在路上,并将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2017-08-272017年7月17日,周一,是升旗的日子。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在茹家庄小学与学生们举行了升旗仪式,一起把五星红旗升到旗杆的最顶端,让它随风飘扬。 一双双小手端正,行着少先队礼 操场上,赵校长、服务队全体成员和暑期班同学全体同学面向国旗,庄严伫立。国旗下,两位升旗手和两位护旗手挺胸抬头、目视前方。伴着国歌伴奏响起,一双双小手端正,行着少先队礼,口里唱着嘹亮的国歌,目光注视着国旗,俨然一副严肃的样子,展示着对国旗的尊敬! 庄严的国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完鲜红明亮,“感恩老师,并不需要我们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学生代表郎玉茹小姑娘清脆的声音下,感恩这个人人熟知的话题,被娓娓道来。队员们希望这些孩子们能从身边的人和物开始学会感恩,进而再感恩世界,感恩美丽的家园——地球。 “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追求好习惯”,服务队副队长齐松亦在国旗下进行题目为《好习惯,益终生》的演讲,希望孩子们讲礼仪、懂礼貌,从小将“好习惯,好人生”的种子埋下,用恒心去浇灌,去成就生命的精彩! 不忘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日语课,哈,是姚晓岱老师的日语课!” “我们又要‘画’字了,像画画一样!”……孩子们高兴地进入教室,却也不忘七嘴八舌的讨论!“同学们,我们又在这个地方、这个时间见面了!”服务队队长姚晓岱热情的和同学们打着招呼,“接下来依旧由我来陪你们度过你们的日语课。” 姚队长用日本侵华史引出日语,讲到南京大屠杀更是愤愤不平,姚队长希望孩子们能够接受日本文化,在爱国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努力学习,让中国变得更加强大。告诫孩子们对于历史要“不忘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鲜艳的彩色卡纸下发到孩子们手上,上面有着姚队长熬夜备课的成果——“五十音图”日文字母表。孩子们看到一张张卡纸,脸上充满对未知的渴望,课堂还未正式开始,他们便争先恐后地询问姚队长读音,姚队长踱步于课桌之间,耐心的为孩子们一一解答。 “姚老师,我们永远也忘不了南京大屠杀的悲惨。”“是吗?那你们可要加油奥!身体力行,不忘国耻,报效祖国!” 从书写到发音,从“五十音图”到常用日语,从懵然无知到体悟国家。那一张张无比认真的脸庞和端正的书写,让服务队员内心泛起阵阵涟漪。孩子们通过PPT了解了日语的发源和国家的发展,更加激发了孩子们报效祖国的热情。 孩子们高举彩色卡片,那鲜艳的色彩就像他们的未来,绚烂多姿。孩子们自信的笑脸和争先恐后的回答,让志愿者们心里涌出一股感动的暖流。 我不怕危险,我不比任何男生差 下午14时30分,自来水龙头前排起长龙,孩子们的笑声回绕在学校,手中握着气球,队伍旁,服务队队员谭洪洁同学正正协助同学向气球中装着水。 “老师在给气球灌水哎!我们有玩具了!”“气球灌水不是我们的玩具吗?老师怎么也像个小孩子!”“你看我的气球,好大!可我们到底要干什么啊?”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却始终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 教室内的讲台上,蜡烛伫立在凳子上,窗外的风吹来,火苗摇曳。“孩子们,把气球吹起来!”谭洪洁同学对孩子们说道,“我们今天上一节趣味实验课,一起去探索一下未知世界的奥秘!”“好!”孩子们异口同声。谭洪洁同学向孩子们仔细叮嘱了安全事项,并逐步向孩子们进行演示,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讲台上,目光之中满满地是期待,动作中满满地是跃跃欲试。 马千惠,一身紫色的衣服干净整洁,下课也表现的乖巧懂事,格外引人入目,她的双目始终跟着谭洪洁同学的双手转动,实践环节更是第一个冲上讲台,成为第一个完成实验的孩子! “你这么喜欢实验吗?这对于你们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我不怕危险,我不比任何男生差!”“不愧为小‘学霸’啊!加油!”“谢谢老师夸奖!” 实验顺利完成,孩子们的脸上挂着天真的笑脸,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教室中。随着铃声的响起,大家欢呼着跑出教室,当教室只剩下服务队队员收拾实验用具时,马千惠轻轻地走过来,“老师,给您!”只见她羞涩地拿出三根软糖,“这是给我们的吗?真好!谢谢你!”那一双大大的眼睛透露着的真诚,微微震动心底的那根感动的弦,她开心地微微一笑,转身投入到孩子们的笑声中去了。 孩子们的天真,是服务队队员所珍惜的;孩子们的单纯,是服务队队员所呼唤的;孩子们的梦想,是服务队队员所守护的。支教路上,不仅仅是教学,更是一个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
2017-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