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学生贷款的新闻总是层出不穷,“被贷款”怎么办,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典型案例,穿上“马甲”的小额消费贷款
1. 谁动了我的学费
报完培训班后,持续收到消费金融公司的催收电话和短信。原以为是约定好的分期缴付学费,实际竟是金融贷款平台一次性将学费支付给培训机构,家长再分期偿还本息的分期贷款。
2. 升级5G套路被套路
多次收到通讯运营商发来的还款提醒短信后,消费者才发现一家没接触过的小贷公司居然查了自己征信,在升级5G套餐享受优惠的同时,自己还被办理了 信用购”分期贷款业务。
3. 房租便还贷,租客不知情
一些租房合同内嵌有融资条款,如此一来许多租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便与贷款公司形成了借贷关系,原本按月支付的“租金”,变成了按月偿还的“贷款”。
4. 消费分期变贷款
某些商场工作人员在向消费者介绍产品优惠活动时,故意将“分期贷款”和 “分期付款”混淆,以返现等方式来诱导消费者办理信用贷款。
5. 点个外卖,打个车也被贷款
一些用户在点外卖或打车时,并未仔细阅读协议就点击领取优惠,便被捆绑开 通月付金融服务,即类似信用卡的小额信用贷款。开通还意味着同意并授权平台 收集消费。
图片:转自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小助手
文案:石玉晴
编辑:程子琪
编审: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