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学子暑期三下乡创作农家国学墙绘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发布时间:2018-08-31

2018年7月17日 星期二,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量子”社会实践服务队进驻到柘山镇已经四天,以“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国学魅力”为主题的“国学”墙体彩绘工作也基本完成。队员们用苦与累、汗水与炎日作为原料,认真的态度作为调和剂,将其转化为优异的劳动成果。

“胆欲大则心欲细”,国学墙绘育乡风

三天前,“量子”社会实践服务队进驻谭家秋峪村,这里环境优美、整洁。村里有一条长长的小溪,小溪边上经常有孩子玩耍,老人乘凉,远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经过前期与驻村第一书记鲁大来的对接,服务队员明确了以“国学”为主要内容的墙体彩绘是进驻后的首要任务。根据鲁书记提议,结合新农村建设需求,“量子”志愿者服务队提前准备好彩绘使用的工具和颜料,邀请美术学院三位同学加入服务队作为主要创作者,同时服务队其他成员积极协助墙绘创作。

QQ图片20180719094012

鲁书记是驻村第一书记,心系美丽乡村建设。“你们来的太及时了”这是鲁书记见到我们的第一句话,“欢迎你们的到来,你们可真是解决了我的大困难啊!”原来,鲁书记一直想对村里的墙体进行彩绘,宣传一下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镇上没有合适的队伍,从潍坊市里请队伍去,成本又比较高,看到我们服务队的到来,他是打心眼里高兴。

“量子”社会实践服务队在鲁书记的带领下,对需要进行彩绘的十面墙体进行确认,对彩绘的内容和形式做了说明,并对志愿者们提出了要求:“同学们,你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广大农村是你们展现你们所学的舞台,希望你们能够胆大心细,发挥你们大学生的优势,拿出自己的真才实学,为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在这里,先谢谢大家了,我会全力配合大家完成这项工作。”

随后,在美术学院张钰涵同学的带领下,大家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调色、第一次爬墙,第一次绘墙,哪怕丙烯染料沾满双手和衣物,大家仍然俯下身子,踏实肯干,胆大心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党中央大力施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正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助推器,让文化变为信仰,让信仰变为力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是服务队要绘制的第一面墙体的主要内容。一天的努力,墙绘已初见雏形,在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搭配传统美德“仁”和“俭”,呈现一幅具有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两个层次的文化墙绘。

图片4

路过的村民,都不禁向墙绘看来,无一不向志愿者们竖起了大拇指。服务队所表现出来的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的优良品格,村民看在眼里,善意的询问志愿者们需不需要喝水,服务队婉拒的同时,也不忘向村民表达谢意。不时有孩子定睛注目,服务队便向她们讲解所绘内容,宣传传统文化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就在服务队离开之际,一个小女孩拉了一下志愿者的衣角,小脸红彤彤得,腼腆的伸出手来,往志愿者手心里放了些糖果:“谢谢姐姐,你们辛苦了。”随即扭头跑开。志愿者愣了愣,看了看手中的糖,大声地喊到:“不客气,小妹妹!”志愿者在回宿舍的路上,一直紧紧攥着手中的糖果,脸上挂满了笑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或许幸福就这么简单,在辛苦奉献的同时,收获着甜美的幸福。

“四面荷花三面柳”,两面青山新气象

图片1

经过了两天的辛勤劳作,在“量子”社会实践服务队的队员们精诚合作下,此时的墙体彩绘也已经初具规模,六面墙体,在传统国学文化的基础上,开阔思路,大胆创新,第一天的小妹妹,让服务队见到了乡村的和谐之美与淳朴之美,以“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墙体,则融合“仁”“和”等传统汉字元素,表现村庄和谐、淳朴民风,再增添“荷叶”“荷花”等元素,寓祝家庭团团圆圆、村庄圣洁不受沾染,进一步将国学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为村民呈现更通俗易懂的国学文化

IMG_2359

物电学院和美术学院优势互补,将所学的构图、彩绘、描边等工作合作完成。烈日当头,汗水肆意的从志愿者的脸上滑落,“啪嗒”一声,滴落在地上,志愿者们的衣服就被汗水浸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颜料桶里的水,从调制完毕到水分蒸发也不过半分钟的时间。烈日下的坚持,千言万语道不出志愿者们的劳苦,或许只有身上的汗水才能表明。

物电学院的理工科学生,也是亲身体验了一把当画家的韵味,两天的锻炼和“艺术熏陶”,服务队已经可以熟练的调制染料、端起画笔、描边上色。原来,理工科的学生也能成为墙绘的“好把式”呢!经过这几天的时间,每个人都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逐渐适应这炎炎烈日,脸上也都挂着自信的笑容。

“六月天,孩儿脸”,天气说变就变,正在作画的队员们突然遇到了大雨,面对大雨,队员们准备不足,大家慌忙撑起伞,用伞挡住那一瓶瓶没有来得及收拾的颜料,也顾不得自己的衣服早已被雨水打湿。村民谭大哥赶紧把服务队叫进家门,避免服务队成员因雨而导致生病。“你们都是好样的啊!大学生来到我们这个小村庄,还给我们画画,虽然我是个粗人,但我看着很好看啊!”村民谭大哥用自己的语言,毫不吝啬的夸赞着服务队:“你们有能力,更有态度,不愧是大学生!”服务队得到谭大哥的肯定,脸上也挂起了笑容,仿佛外面正是晴天。

服务队并不把太阳和雨水当作苦难,更喜欢将其称为洗礼,是它们将团队进一步凝聚,将合作进一步深化,将过程进一步丰富。大家始终是分工明确、循序渐进、认真仔细。大家爬着梯子,手持画笔,上着颜色,默契十足!好不一会儿,一面面单调的大白墙上,呈现出了生动又形象的图像——有含苞待放的花朵,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有鲜红靓丽的中国结,也有秀逸柔美的绿竹……不同的元素,进一步结合古诗文字,构建一幅幅美丽的传统文化画卷!

“绝知此事要躬行”,十面墙绘新时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就是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生产中去,就是要把自己学到的科技文化知识带到新农村去。“量子”社会实践服务队采用专业结合,取长补短,共同成长的模式。

经过两天的磨合,“量子”社会实践服务队员配合默契,提着画笔和颜料,穿梭于不同的墙体与色彩之间,路边乘凉的村民们的日常谈话中也多了对服务队的赞美:“你看 的大学生,真是好样的啊!大学生放了假来咱这里实践,是多有意义的事啊!”最后一面墙挨着的那户人家的大爷非常热情:“来来来,大家渴了就来我家喝水,最好帮我也画一画墙!哈哈。”朴实无华的话语,却让服务队感觉到村民对自己成果的肯定,也证明了自己流淌的汗水和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服务队也表示会在完成指定任务后帮助村民完成创作!

彩绘结束之际,物电学院团总支副书记王振国老师悄然而至,为了纪念这么多天来的辛苦劳动,王老师和服务队在墙上留下自己的手印,王老师看着这一双双红色“手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样挺不错的,大家在自己画的墙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有很好的纪念意义。”王老师也跟随服务队一起参观了这三天的劳动成果,并仔细询问了同学们的饮食,再三交代同学们一定要吃饱,注意营养,天热更要注意防暑啊!

鲁书记在独自参观了十面墙绘,回想到这十面墙三天前还只是简单的大白墙,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蜕变,其中的惊喜与感动,鲁书记毫不吝啬的体现到自己挂在脸上的笑中:“服务队的作品完成的十分出色,工作态度认真,这几天的工作量比较大,很辛苦啊!希望服务队在今后工作的同时要多注意休息。”鲁书记对服务队工作的肯定,是对服务队精神上的慰藉,也是服务队今后工作的动力。

短短三天,过程有酸甜也有苦辣,大家齐心合力,为了一件事去绞尽脑汁,费尽心思,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就是大学生“三下乡”的意义所在!任何事物都是相辅而成的,村民选择信任服务队,服务队便用自己的汗水回报村民,用所学助力“乡村振兴”,用所绘添彩“美丽乡村”。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36-8785608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邮政编码:261061

潍苑物电

潍物先锋公众号

Copyright © 2005-2022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64号-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