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社会实践

深入基层采访柳山镇老党员

发布时间:2017-08-27

7月20日, “圆梦教育”柳山社会实践服务队的11名队员结合团内“一学一做”,前往柳山镇辛庄进行深入基层采访老党员活动,力求在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学习党内号召的“两学一做”精神与团内开展的“一学一做”教育。

辛庄村坐落于临朐县东南40多里处,辛庄村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进村主干道两旁明晃晃的大棚,村内整齐的砖瓦房和远处风力发电风车。
通过前期对柳山镇辛庄村的深入走访,志愿者们在辛庄村民口中常听到的一位老人的名字——纪会计。

纪会计全名纪焕文,志愿者们第一次见到这位身体硬朗的老人时并没有猜出眼前的这位老人已经年近75,相比之下,更像是一位六十来岁的大爷。纪会计出生于辛庄村,兢兢业业从事村内会计50年,同时也是是一位具有45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

“我上了六年学,后来回到村里生产队工作”,纪老讲道,在他们那个年代,上学不像现在的义务教育,能坚持六年的很少,毕业之后可以算得上高材生的他选择了回到村里,回到自己的根,因为故乡难舍。1968年,纪老在村里的生产队担任会计,从基层做起,纪老选择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

去的路上,志愿者们观察到村头竖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有着中国烟草的字样,纪老解释道,早年村里的经济作物主要是烟叶,也大概是在二十多年前,通过烟草公司的赞助和村民们的集资,辛庄村修筑了属于他们的第一条水泥道路,或许这也为日后辛庄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生产队到大队再到村会计,纪老经历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各个重要时期,也见证了辛庄村是如何从一个落后的小村庄,变为现在人均收入靠前的榜样村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飓风吹到了中国每一片土地,小岗村掀起的“大包干”浪潮引起了辛庄村村委的注意,镇领导决定要学习,要改变。辛庄村派纪会计等一行人前往潍坊寿光学习,引进大棚产业。

“村民们不敢干,咱们村里的书记就带着我们挨家挨户去做工作”,作为一名党员,纪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心想着协助书记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就这样,在镇里和村里的努力下,村里开始了重新规划土地分配的工作,把当年正在地里生长的玉米全部推倒,村里给砌好泥墙,搭起支架,村民自个附上薄膜,第一次修建的十个大棚完成。纪老提到第一年棚里全部种西瓜,作为一种稳定的经济作物,次年,第一批尝试大棚的村民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入,这极大地带动了村里其他人对种大棚果蔬的积极性。从刚开始的十个到后来的三十个,大棚的数目不断增加,村民的收入也在稳步前进。

“后来,村里请来了潍坊果蔬研究所的研究员,从育苗、嫁接到防虫,当年就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为了给村民们联系销路,纪老常常奔走于周围各省市、县城,早起晚归的日子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此纪老对志愿者们说,“现在想,最亏欠的还是俺老伴儿啊,家里的事儿全都丢给了她,现在落下了一身毛病……”

就在纪老与志愿者们交流时,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略显斯文的中年大叔推门而入,起初志愿者们并没有在意,纪老和他打了声招呼,志愿者们便继续开始了采访,但之后的两秒钟里,那位大叔先是大声喊了一声,然后夺门而出,这给在现场的志愿者们带来了一些疑惑。纪老一脸愁容的解释道:“这是俺村的一户贫困户,高中毕业之后受到了刺激,精神不好了,家里就只剩下了六十多岁的老母亲……”谈到这里,纪老提了村里和镇里对于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的扶助政策,志愿者们也连连称赞政策的合理性。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强调了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而这一重要性的发展离不开的就是像纪老这样兢兢业业奉献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农村基层党员。作为年青一代,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这种精神,认真学习“一学一做”,争做新时代的合格青年!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36-8785608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邮政编码:261061

潍苑物电

潍物先锋公众号

Copyright © 2005-2022

版权所有: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64号-1

Baidu
map